比亚迪纯电车哪一款性价比最高-比亚迪第一辆纯电车是哪一年
1.比亚迪电车最贵是哪一款
2.开了3年以上新能源车的人,能说一下新能源车的缺点和真实用车感受吗?
3.第一批纯电动汽车怎么样了?车主苦不堪言:续航50公里还卖不掉
4.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比亚迪电车最贵是哪一款
汉ev。根据查询比亚迪显示,汉ev是比亚迪旗下生产的纯电动中大型轿车,作为国产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汉ev具有高性价比及市场竞争力,整车售价22.98到27.95万元,是电车中最贵的一款车。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2月,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旗下产业包括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
开了3年以上新能源车的人,能说一下新能源车的缺点和真实用车感受吗?
我开了3年比亚迪,又开了1年特斯拉,新能源车有3大缺点,奉劝想买的人要三思,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其中减少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和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最重要的一步。
新能源车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孕育而生,造车新势力出现在了大众视野,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从PPT造成到实际交付的元年。
如今3年过年了,你们还能记住多少造车新势力的车标,其中又有几家新能源车活了下来?
我们现在能在路上看见的造车新势力车,可能只有小鹏、蔚来、理想ONE、威马,这些新能源车活了下来,一方面是它们的车型足够优秀,另一方面它们本质上还是资本的产物。
说得通俗易懂一点,新能源车虽然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它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有自身的不可避免的缺点,还没有完全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仅靠卖车还养不活自己。
我自己开了3年的唐DM,还开了1年的特斯拉,前一段时间试驾了小鹏P7和蔚来ES8,对新能源车有较深的感受,接下来将具体介绍我在使用新能源车过程中发现的缺点和实际的用车感受,以及买新能源车是否要注重品牌?
缺点一,担心电池安全我担心的第一个安全问题,发生交通事故时,电池可能遭受挤压变形发生短路自燃。
我们以新能源车使用最多的三元锂电池为例,这种电池能量密度非常大,一旦在交通事故中遭受外力挤压破坏,就有极大的可能出现剧烈燃烧,一旦电池出现短路燃烧,基本上几分钟就可能烧毁一辆车,几乎没有救下来的可能性。
车子烧毁我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在交通事故中车辆出现变形,人一旦被困车中,这时要是出现电池自燃问题,这样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我担心的第二个问题,充电时发生自燃,危及其它车辆或造成不可承受的财产损失。
新能源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就非常担心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如果仅是自己的车烧了最多自认倒霉,但要是危及周围车辆,那么事情就大了。
其中最让我担心的还是在地下停车场充电,如果在这个半封闭的环境中出现自燃,那么危及的车辆将更多,造成的财产损失将更大,甚至会危及人生安全。
这两个关于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也许是我太过于杞人忧天了,很多人可能会说燃油车也会同样的问题,是的,没错!但是燃油车出现自燃,只要发现及时,是可以被扑灭的,而新能源车发生自燃很难扑灭!
好在我所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发生,而且现在的车企也非常注重电池安全,比亚迪推出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广汽埃安推出了三元锂“弹夹电池”。
虽然刀片电池和弹夹电池并不是动力电池的一次发明创造,但是这两种新的电池安全解决方案,成功的降低了电池在发生挤压受损短路出现自燃的概率。
这两种电池安全解决方案都成功的完成了电池穿刺实验,在这种极端的测试中,两款电池虽然都出现了短路冒烟现象,但是都没有出现明火,这就大大的增加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让准备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更加的放心。
缺点二,充电难,耗时耗力关于充电难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前几批新能源车主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在随着充电桩的普及,想要充电已经没有那么困难了,但是这个还要看具体城市。
深圳和太原的充电桩就非常普及,我所在的芜湖市充电桩普及率就稍微差点,我一开始就经常出现满城找充电桩的情况,好在芜湖市不大,对我造成的影响有限,但是也浪费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想要购买新能源车,首先就一定要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充电桩做一个简单的调查。
可以查看小区和公司3公里范围内的充电桩数量,至少能够保证在每个时间段都能够随到随充,如果无法做到这样,那么就证明充电桩数量是不够的,对你之后用车会造成影响。
其次是自己所在小区是否能够安装充电桩
我之前住在老小区,连个固定车位都没有,所以更不可能安装私人充电桩,而且当时我开的还是二代唐DM,充满电要6个小时,这就更加造成了我充电不方便。
如果自己所在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自己所在的城市充电桩又不是很普及,那么我建议你暂时别买纯电车,可以考虑混动车型,比如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对充电桩的依赖就没有那么大。
缺点三,无法避免的里程焦虑很多人说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50公里,甚至有的车宣布续航1000公里,我们不应该再把里程焦虑作为新能源车的缺点来说了。
其实这句话很好反驳,我们看看这些长续航新能源车的售价就知道了,最少23万以上,有的还在35万左右,这些车根本就不在大众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内,大多数人购买的还是在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在300公里左右。
300公里的巡航能够干什么?跨市还可以,跨省就难了点,所以正在担心续航里程的还是这些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稍微出趟远门,首先查询的就是沿路的充电桩位置,其次祈祷自己不要排队,只有成功到达目的地才能长舒一口气。
想要购新能源车的朋友注意了,如果你预算有限,无法购买长续航的纯电车,那么奉劝你三思,即使你一年也不出一趟远门,但是长续航能力不能没有!
如果你还是想买新能源车,我建议你考虑一下秦PLUS DM-i,这款车13万左右,满电满油续航800公里以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我建议买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首先我对造车新势力的车是非常欣赏的,它们的造型设计、内饰做工、智能配置都是顶尖水平,可以说新能源车在国内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小米、创维、360等 汽车 都宣布跨界造车。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随着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车转型,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能够留下来的车企目前未知,但是可以确定造车新势力的未来生存压力很大。
我们不知道哪些造车新势力可以一直生存下去,所以购买它们的车就有了一定的隐患,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更换电池!
电池是昂贵的,一款50kwh的动力电池,市场价在6万左右,如果车主自行更换,那么将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好在一些车企承诺电池终身质保,还有一些车企承诺对三电系统8年或12万公里质保。
我们先不讨论电池质保需要什么条件,就讨论一条,我们的新能源车可以开8年,那你的车企可以运营8年吗?
这就是我建议大家购买传统车企新能源车的最主要原因,这些传统车企有燃油车作为销量保障,还有实体厂房、有技术积累、有财力支撑, 它们的生存能力是优于造车新势力的,我们买它们的车,至少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车还在,车企没了。
新能源车的用车感受燃油车有好的体验也有不好的体验,动力强,油耗就高,动力弱,起步就顿挫,新能源车肯定也有好的体验和不好的体验。
好的体验有:起步快,动力足,超车行云流水,有不错的操控感,并且用车成本低,保养便宜,有着好看的造型和不错的回头率。
不好的体验:首先总是在充电的路上和考虑是不是要充电了,其次是乘客的乘坐体验不好,容易出现晕车现象,最后是保值率低,二手车难卖。
对于这些不好的体验,我还是能在接受的范围内,买来新车又不是当二手车卖的;平时不出远门,所以里程焦虑慢慢减轻了;只是乘客容易晕车的现象,目前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式。
写在最后虽然新能源车是未来的趋势,但还是有一些缺点存在着,对于想买新能源车的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做决定,如果盲目追赶潮流,没有考虑实际情况,那么就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感到后悔和自责。
我很喜欢新能源车,但是还是想要奉劝一下人在购买之前要三思,毕竟车是奢侈品,更是消费品,只有自身真的需要,才是最适合购买的。
电车确实像数码产品一样,一年甚至半年就会有明显的更新换代,所以永远是买新不买旧。个人认为电车真正的"优势"是与政策限制密不可分的,比如北京这样严格摇号、限行的地方,电车指标意味着你能尽快拥有车辆,获得一定的补贴并且节省购置税(8年摇号大概率不中和两年摇号大概率中签的差异)。
现在10-20万的电车普遍是500+的续航里程,北方冬季大概350-400,日常使用甚至非高峰期出行没什么问题。今年新出的电车20-40万价位里程普遍1000+,出行压力更小。
但是既然你问缺点,说明还没做好准备接受电车,或者说没有迫切性——那么如果可以选油车,不妨先买了用着。传统的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通用性,就像上面说的,主流的经济型新能源车也要10-20价位,主流的燃油车一般在10万以下就有很多选择,10-20可以选中档以上的进口车了。而且电车虽然故障率低,但是配件维保通用性不高,基本上正经的毛病都得厂家4S店修理。
总之,结合国家政策和全球趋势,电车代表未来,如果3-5年以后买车,直接电车、或者其他动力类型的新能源车吧。如果现在买而且当地没有指标压力,不妨买个性价比高的油车,先开个3-5年
2017年买的北汽EX260,续航里程250公里,家里有车位安装了充电桩,跑了43000公里。家里还有一辆油车,整体电车用车感受:
1、很香,在市内上班用电车很方便,用电成本相当于油的十分之一,连续几年的电费每年大概1200元左右。保养了两次大概四百元左右。
2、电池也没感觉衰减,充满电还是显示250公里,基本没在外面充过电,晚上回家充上,第二天满电,可能一直是在家用慢充,电池保护的比较好吧。
3、电车操控性很好,加速很快,现在基本上不愿开油车了。当然,跑远一点的话还是开油车。目前再换一辆600-700公里的电车。
4、如果家里有一辆油车,第二辆上电车绝对没毛病,如果有家用充电桩就更香了。
5、目前除了里程短一些没有其它什么缺点。现在市面上新车都600-700公里了,里程焦虑应该缓解很多了。
只要你喜欢,现在完全可以选择购买新能源 汽车 。但是最近先不要考虑入手特斯拉,其他的新能源品牌你可以考虑一下;毕竟这段时间特斯拉的刹车失灵真的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新车还涨了价,这个时候显然不是购买特斯拉的最佳时间,你可以先看一下别的品牌。
然后早期的新能源车最大的问题就是:省下油钱换电池;新能源车的油耗的确很低,但是车价高,二手车保值率极低,电池如果出现故障维修成本相当高,这个也是很多人不建议购买新能源 汽车 的原因。
但是新能源车子的优势也很大:首先这个电车的提速是比燃油车快的,而且加速非常平顺,油耗非常经济,如果不考虑油耗的问题保养也很便宜;但是这个缺点也很明显:纯电的车子冬季续航里程偏低,夏天一开空调这个续航刷刷的往下掉,充能也不如燃油车方便快捷,燃油车加油最多几分钟,电动车充电就是快充也得一个小时左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救援:燃油车没油了你可以选择拿个铁桶去加油站加油(不要用塑料容器装汽油,容易引发火灾),电动车没电了你八成只能叫拖车,或者来个柴油发电机给你现场充电;反正这一块上,燃油车的表现要比新能源要好一点。
可以随心所欲的开,又不能随心所欲的开!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保证不捧不黑,我会完整介绍纯电动车的驾驶体验、乘坐体验、后期费用、保值对比、续航能力、缺点感受仅供参考。
我第一款车,比亚迪G6,燃油车,手动档,2011年上牌,2014年过户给小舅子。悲剧的是刚过完户深圳限牌,15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一辆比亚迪工程部测试的比亚迪E6纯电动车,5万块钱,那辆车被我兼职跑滴滴不到一年就赚回来了。17年办理营运证之前免费更换一次电池,续航回到400,之后挂靠到租赁公司,每月可得租金4000,后来三千,明年可能就两千或者一千了,无所谓,那个车跑到现在已经36万公里了,早已完成了他的使命。
2017年5月,我又落地一辆比亚迪纯电动E5,当时比亚迪纯电也的确没什么可选,其他的品牌我也信不过,这辆车买的也贵了些,落地接近15万,续航300公里。买这辆纯电我就是用他来兼职赚钱的,好像不到2019年吧,我就连本带利赚回来了,之后因为赚职单也比较少,再加上赚回来没什么动力了我也就没怎么跑,目前总里程是十万八千公里。
接下来我从六个方面解析纯电动车究竟值不值得买,会不会后悔买。
首先谈谈驾驶体验,车身重,稳,加速快,我的e5官方表显0——100需要16秒,但是我依然可以很自信的告诉你,以经济模式起步100码时速以内我可以秒杀40万以下任意一款燃油车,当然这并不代表100以上就会提速慢,而是燃油车速度起来了动力也强劲了,这个的确要承认的。所以我现在看到有人买比亚迪汉EV在纠结7.9秒和3.9秒的百公里加速,我就感觉好笑,其实不用纠结,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纯电动一脚电门踩下去,发动机转速直达10000转,而这个10000转是直接转化为动力的,而油车就不行,你一脚踩下去油门是到底了,但是,燃油要转化动力还需要一个燃烧的过程,所以还是会慢很多。
其二,乘坐体验,相信很多人有听说乘坐电动车会晕车,坐燃油车不会晕车,这个我也不否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就是电动车起步或者加速都是直接提升动力,没有一个动力转化的过程,再一个就是动力回馈调至过大,时速过高丢开电门会导致车辆自行急剧减速,我们都知道,急加速或者急减速都会导致乘坐人员晕车,无论你是电车或者是燃油车。但是,车是死的人是活的啊,我开这么多年的电动车,一直开的就是电力回馈最大模式,却极少有人说晕车的。首先,急加速是可以控制的,和燃油车一样,你只要不猛踩油门,一样可以很平缓加速的,这种情况下你再晕车那我就没办法了。同理,电力回馈也是一样啊,你可以慢慢丢弃电门啊,没人规定你一定要把电门一下子丢掉啊,或者你可以调成电力回馈标准模式啊,不急加减速怎么会导致乘坐人员晕车呢?很多无知之人说是辐射造成晕车的,这里我就笑笑不说话了,自己去查去。
其三,使用及维保费用;众所周知,纯电动车是没有发动机的,所以保养方面是不需要有换机油、换滤芯这些东西的,以我的E5为例,我的车保养手册是要求12000km保养一次,我每次大概是14000km左右去做保养,保养项目就是洗车,保养目的就是怕出现什么故障4S店甩锅,保养费用是120元一次。我的E5行驶里程是108000km,除去头两次免费,总保养费用是600元。再来看充电费用,由于我是有公司免费充电,极少在外面公共充电桩充电,据我了解,夜间23:00——次日早上7:00是充电费用最便宜的时候,这个时候充电好像每公里不足1毛钱,白天稍微贵点,咱就按平均价吧,每公里0.12元应该是够了,以我车里程为例,总充电费用应该不到13000元。咱们做一个对比,燃油车同里程送两次保养情况下,后续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一次保养费用400元,燃油费用按每公里0.5元计算,算上保养燃油车比电动车多出29600元。
其四,算完使用费用当然要算保值率,我不知道15万落地3年半十万八千公里的燃油车现在还能卖多少钱,我也没兴趣了解,我只知道我的车卖了3.8万(我现在买了比亚迪汉EV),加上29600元的使用差价,实际对比燃油车等于卖了67600元。我认为那些单纯说电动车不保值的就是在耍流氓,实际是电动车使用越久,越能凸显他的保值率,而且不用担心其他问题,比亚迪电池是终生包换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依然选择比亚迪的原因。至于我为什么要换车,首先是我觉得这个车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本钱捞回来了,再一个这个车空间的确小了点,想换个更大的,最重要的是汉EV的长续航可以足够我长途行驶了,省得每次还要同亲友换车。
其五,续航能力,上面有说过,需要换一辆续航能力更强的,这个主要看自己需要,我也见过一个跑货拉拉的面包车续航能力只有200km,疫情期间从深圳送口罩到安徽的,只是如果是我是没那么大胆的,但实际是以我的车跑一千多公里也是可以的,现在高速上到处都是充电桩,只是要充五六次电着实也太麻烦了。换汉EV的话路上我充两次电就可以回老家了。可能我的车一直是使用慢充的原因吧,三年多来我的续航基本没变,上次实测是2020年5月份,冷空调一档的情况下,满电续航270往上,和新车差不多了,这个结果我也挺满意的,慢充是比亚迪标配的7KW的桩,实际电流是5KW,充满需要8个多小时;身边也有免费换电池的车友,最高数据是充电能力下降到29.6KW(新车标可充43KW)即免费更换了一次电池,也就是说电池续航下降32%左右,具体更换标准建议问下4S店。
其六,电动车缺点,首先就是续航焦虑,买电动车你首先需要定位好买来是干什么的,如果只是作为城市代步用,不经常远途,还是很省事的;再一个就是北方地区真不建议买,我实测过开3挡暖风,车辆不动的情况下每分钟耗电约2——3km,什么概念?就是一辆续航300KM的车,车辆不动的情况下,开3挡暖风,约2小时就能把你车里的电放完。所以电池取暖的成本相当高。另外一个就是充电,如果你没条件安装自己的充电桩,或者你居住的周边5kM范围内没有公共充电桩,建议你还是不要买了,否则你会后悔的。
如果常出远门建议插混,如果生活圈不出省,纯电足以了。有充电桩和没充电桩是一天一地两种体验。另说开过电车是不会换回纯油车了。
车马上就三年了说下感受。
350的续航,冬天200出头,其他300+,家里有桩。
北京用车,确实很省钱,无论是电费还是保养。而且车也好开,不限行,不用费脑子记尾号轮换。
600+长途开过两次,300+长途开过四五次,长途用时要比油车费时。
但是这是三年前的车,现在再买续航应该普遍500+了。500的续航,高速冬天怎么也能开到300+,这样无论是长短途,都没问题。即使一辆车也可以满足多用途用车。
建议买续航600+以上的车,按电量买,80度以上的。用起来绝对值!
荣威,3年,跑了1万多,续航由420变成402啦,车也有点儿松的感觉,其他都好。都是自己家里充电,没用过快充。北京的冬天,续航到过380。
第一批纯电动汽车怎么样了?车主苦不堪言:续航50公里还卖不掉
如今的纯电动 汽车 续航已经达到了600公里,比如是比亚迪ev,小鹏P7最长续航更是到了700公里以上,这样的长续航,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纯电动 汽车 的销量,这从2020年的纯电动 汽车 销量数据就可以看出,但是5年以前的第一批纯电动 汽车 又怎么样了呢?从接触过的车主而言,基本上都是苦不堪言。
5年以前的纯电动 汽车 ,那时候与其说是在造车,还不如说是在骗补贴,普遍续航都只有150-180公里,但是定价却不便宜,很多都是十五六万,虽然用户实际到手价格只要七八万,但是如今五年过去以后,很多第一批纯电动 汽车 的车主如今都是吐槽,买了个电动爹,电池换不起,卖不掉,开不了,就相当于一个废物,还费钱占地方。
比如一个北汽EV150的车主就私信我说,他的车是蓝牌没有享受到如今的新能源车牌优惠,最主要的是本身官方标注的续航就只有150公里,如今5年过去了后,基本上也就能跑100公里,这还是理想状况下,冬天,开空调,路况差,或者载重多的情况下,基本也就几十公里,还不如一个两轮电瓶车跑的远。
想去卖掉,结果没有车贩子愿意收,就算有愿意收的,还不如一个2000元的手机值钱,而5年前的新能源 汽车 售后保障并不完善,所以也享受不到电池8年15万公里的服务,如果自费更换,不但价格贵,最主要的是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今算是被螃蟹腿扎嘴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本人一直劝大家,作为工薪阶层,我们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要去当小白鼠,不要去买那些没有经过市场考验的车,买存量大的车,车型时间长的车就好了,虽然少了些 科技 感或者功能,但是至少不会抛下你。
当然如今的纯电动 汽车 越来越先进,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了,比如国产的比亚迪汉ev,如今的续航也达到了600公里以上,并且对于比亚迪 汽车 的新能源 汽车 技术,公认的强悍。如果是在城市内代步或者300公里范围内,还是可以考虑,你们会买新能源 汽车 吗?
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先说比亚迪:
比亚迪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首先比亚迪不是造车新势力,它已经能算老牌车企了,而且是能够掀翻传统燃油车的生力军。旗下不仅仅有纯电汽车,更有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动。产品线较为齐全,而且连续多年新能源销量领先。
把比亚迪和这些造车新势力放在一起,可能是题主对比亚迪并不了解。这是一家传统车企,它造出了中国第一台1.5T发动机,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离合变速箱,掌握着ECU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唯一一家可以制造车规级电控芯片IGBT的企业。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是国内最高的,掌握专利算是最多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独步天下,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比亚迪的插电混动,DM3.0,甚至是明年将要上市的DMi4.0,领先其他车企至少两代以上!
哪怕没有新能源,比亚迪凭借燃油车依旧能够在国内占据一席之地。1.5L的骁云发动机日效率高达43%,是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发动机,和马自达的创驰蓝天能打个平手。用在燃油车上1.5T的发动机日效率38%,依旧是国内一线水平。
现在汽车按照动力系统来分,可以分为三种:燃油车、插混车和纯电车。像是48V轻混,日系双擎弱混,电的参与程度不高,所以归为燃油车范畴。毕竟国家也是把双擎归为节油车而已,不算新能源。而新能源领域,主要就是插混和纯电,其中有增程式,虽然算是增程式电动车,但是也有内燃机,可以归为插混。日后可能会有氢动力新能源,但是我并不看好前景。我赞同王传福的观点:老百姓不会为环保买单,只会为省钱买单。氢动力除非能做到纯电一样的用车成本,还需要像加油站那样方便,还要解决安全性问题,这才有可能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虽然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目前仍旧是燃油车的天下。纯电汽车因为续航和充电慢的问题,短时间肯定无法得到有效普及,哪怕现在续航已经达到了700多公里,可是因为充电慢,续航焦虑依旧无法解决。除非电池技术得到质的突破。
目前来看,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是可以完全取代燃油车的,这一点和纯电不同。大部分家庭用车都是以市区短途为主,插混车纯电80Km左右的续航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应用了。如果续航里程超出,用燃油当成混动车开,一样没问题。增程式其实也是如此,只是和插电式混动比,内燃机无法参与驱动车辆,多了一次能量转换,不管是动力和油耗,都略逊一筹。所以竞争力也很有限。
在纯电车全面取代燃油车之前,插混车是最好的过渡,这个过渡会持续多久不知道,但是在过渡期间,插混车是最好的选择。而在插混领域里,没有人是比亚迪的对手。如果说笑到最后的话,别和这几个新势力比,和丰田大众比较,比亚迪都不虚。
再说恒大恒驰
说新势力,可是这也太新了。我们点评年轻人朝气蓬勃,谁日后更有发展,一个小BABY混了进来——说婴儿都不对,车没有正式上市,只能算个胎儿。我不敢说恒大造的车未来没有发展前景,可是三岁看老,这还没出生呢。
就这几天的事,恒驰1亮相了,在他们自己的产业园里转了两圈,发了几张官图。结果网友一看,轮胎装反了……这里小科普一下啊,恒驰1用的是马牌265/40
R22的SUV轮胎,轮胎是有花纹的,不同花纹和地面的摩擦力肯定不同,而且还涉及到一个排水性的问题。所以轮胎给你标注了正反面,内侧叫Inside,外侧是Outside,这是一个修理厂的学徒工都不允许犯的错误。然而恒大,投了450亿要造车,却犯了这么个低级的错误!从上至下,官方图曝出来了谁都没发现!
不知道这算不算出师不利,但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车企不怕犯错误,可是不能犯这么业余,这么低级的错误!就冲这一点,我不看好它。
我还拿比亚迪说事,比亚迪为什么要请奥迪的设计师来设计外形?为什么要挖来奔驰的底盘专家来调校底盘?哪怕是品控,都斥重金挖来一个专业的品控团队。这些积累不是光投资砸钱就能做到的。而且450亿放在车企里投入算多吗?
威马、小鹏、蔚来,甚至包括埃安、特斯拉。
把他们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只做纯电汽车。我们不能说错,既然要弯道超车,你再在发动机领域和人家较劲显然是不明智的,你不可能再去研发一个自主产权的发动机,买别人的发动机攒车有限的很low,所以上来就纯电汽车,这样的决策不能说错。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纯电汽车的门槛真是太低了。
我本人是比亚迪一代唐车主,作为消费者来说接触新能源算是比较早的了,也有很多人问我关于新能源车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只要预算够,买插混没错,因为现在插混哪怕不充电也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强,在各方面都可以完美取代燃油车——我不是比亚迪的托,但插混领域还真没有谁干得过比亚迪。但是……纯电车,只要超过20万,全都不推荐。包括比亚迪唐、汉。
为什么?因为目前的纯电技术尚不成熟,你花20万,只能买到一个不成熟的产品。比如说汉EV,比如说特斯拉,20多万,续航600Km,或许两年后电池技术突破了,续航1000Km的纯电车只要十万。而且毕竟存在续航焦虑问题。平时充电桩倒是好找,可是扎堆了怎么办?前面五辆车等着排队,你续航还有30公里了,你等不等?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低价纯电车可以,只为了市区代步,长途我干脆不开。或者家里有两台以上的车。
我的观点可能有些偏颇——20万以上的纯电车都是割韭菜。
所以,威马、蔚来、小鹏,甚至是特斯拉,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关键看电池技术谁先能做出突破,谁先能解决续航焦虑问题,第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通吃,其余不说一无所有,也只能拾人牙慧,苟延残喘!
当然,这里面特斯拉财大气粗,已经从玩资本到玩技术达成了完美的蜕变,人家在自动驾驶领域,电控领域的技术都是这些造车新势力望尘莫及的。但是,现在的纯电车依然是不成熟的,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性。
这几家造车新势力,我都没向粉丝推荐过。如果想要买纯电车的话,我甚至推荐长城的欧拉好猫(女性适合),或者奇瑞的大蚂蚁,终身保。毕竟是长城,毕竟是奇瑞,说终身保我相信能保终身。而这些新势力,现在就只有一两款车型,而且销量也不稳定,基本上年年赔钱,要不是金主爸爸在后面撑着,或许已经轰然倒塌了。
不过话说回来,小鹏在自动驾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和广汽埃安都能算是国产中的领先水平。蔚来这几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换电模式我个人并不看好,不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我不太喜欢蔚来的那种运营,与其说卖车,倒不如是卖服务。或许是我观念跟不上了,但我还是觉得产品力依旧是第一位的,靠服务来弥补的产品力依旧难以长久。
至于威马汽车,呵呵,我不太了解。
理想One所代表的增程式
增程式有内燃机,不过因为内燃机不参与车辆驱动,所以只能叫增程式电动车,而不是混动。这样的优势是节省了变速箱等一系列发动机所需要的传动部件,可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多了一次能量转化,动力不足——和内燃机可以参与驱动车辆的插混相比。
我们拿唐DM和理想One来比,不谈车身大小和空间,只说动力模块。唐DM让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工作,可以爆发百公里4.3S的加速。理想One和燃油车比当然也不慢了,不过6.5S,其实都是电动机在工作。唐在高速运行时,发动机是主力,可以驱动车辆的同时给电池充电,尤其是在高速上,内燃机的优势明显。而理想和所有电动车一样,电动车只能通过提高电机转速来加速,高速时电量消耗明显,这时候还需要内燃机工作发电,这才导致理想的油耗偏高。你说理想那么大车身,百公里9—10个油已经不错了,这要分怎么比,如果不是增程式这种动力模式的话,油耗完全可以更低。
另外,能够买自东安动力的三缸1.2T的内燃机也的确过于孱弱了一些。这也侧面体现了新势力的底蕴不足。
我否定的并不是理想One,也不是理想,而是增程式,比亚迪的DM3.0系统就已经把增程式作为一种工作模式了,DMi车型能在亏电状态下达到3.8L油耗也是因为增程式的关系。所以我的观点不变,增程式没有前途,在纯电车全面普及,替代燃油车之前,插混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说一下个人预测吧。比亚迪拿出来,人家一定是会笑到最后的,这场新能源的革命可以说是比亚迪凭借542一手掀起来的。(当然也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它和这些新势力造车没有可比性。
恒驰现在还没出生,所以没办法下结论,可是会不会胎死腹中呢?会不会呢?总之轮胎的事情不是个好兆头。如果我是恒大的高层,一定会说是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恶意针对,买通了工作人员云云。真的是太丢脸了,无解。
四个造车新势力里,我猜——强调是我猜哈,可能是威马,刚刚曝出自燃门,本来就没有什么底蕴,还自燃了,所以我真的不看好。威马可能是第一个出局的。
第二个是小鹏,虽然我说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有一定的建树,软件方面不错,但是硬件层面……我感觉小鹏就不像是造车的,更像是玩资本的。
第三个是理想,毕竟目前只有一款车,而且是比较过时的增程式。理想One的驾乘感受还算不错,但是问题也不断。前景我一样不看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